您所在的位置: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新闻公告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新闻公告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术沙龙第三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11-21

       201711161900-2130,由研究生院主办、研究生会承办的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术沙龙第三期在教学楼115教室成功举办。
本期沙龙由研究生会博士生部纪莹莹、方向丽(均为2017级博士生)担任主持人,邀请了我校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王博老师、教育学院王雪双老师和42015级优秀博士生代表——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李信厚、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研究生马杰、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研究生韩松、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姬卫秀担任嘉宾。研究生院蔡有志、马良、宋林林三位老师出席了此次活动,2017级全体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期沙龙针对“博士生涯时间规划”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首先,研究生院蔡有志院长对博士生培养的科研和学术能力提出了几点希望与要求,认为博士生是未来的学术带头人,要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博士学位论文是体现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检验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求博士生重视学位论文的完成质量,重视研究的创新性和批判性。后就论文的选题,开题,以及研究方法的应用提出了现阶段的要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蔡院长希望博士生们能够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专业整体格局和发展动态,看待问题更加系统和理性,将学问做深做透,在博士学习阶段沉下心来,潜心扎实的做好研究。
在蔡院长讲话之后,沙龙开始了20154位优秀博士生代表主题分享的环节,他们向在座的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中探索的心得。
李信厚,2015级民族传统体育学散打教学与训练方向,于2016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曾于20132-201412月在美国索斯兰高中-加州大学中美合作项目中担任特聘专家。李信厚结合自身的学术历程,总括性的分享了他的学术心得:首先要志存高远,有远大长远的目标追求;其次要耐得住寂寞,学术道路的探索是漫长的;最后,理论要与实践紧密结合。
马杰,2015级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训练学方向,于2017年获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中文核心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马杰就他的学术心得进行了分享:第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第二,厚积薄发,坚持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第三,多进行外文文献的浏览,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最后对一年级的师弟师妹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师弟师妹们对自己定位精准,能够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平时多看、多写、多听、多积累,选择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学习中注意提高效率,劳逸结合。
韩松,2015级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运动项目协会在发展群众体育中的定位与作用”(青年项目)课题主持人。韩松结合自己的前两年学习经历,提出对博士三年的整体规划:博一主要是完成课业,博览专业书籍与文献,提前准备开题。二年级时尽早着手准备以落实论文题目,大量收集、调研论文相关材料。三年级尽快完成论文初稿,为后期调整修改留有余地。总结自己在学业中的两点心得时提到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和加强问题意识,习得正确的批判性思维方式。
姬卫秀,2015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方向,她是20162017两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和2016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并于今年9月作为在校生代表在2017级北京体育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数篇论文,主持参与多项课题。她结合自己科研探索的经历,谈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科研要有兴趣,坚强的意志,独立思考的能力,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积极参与科学实验,了解实验原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认真钻研拟定实验方案,不畏困难,大胆探索,反复尝试。同时也希望师弟师妹们在今后能以更饱满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争取学术和科研上有更大的进步,为国家、为母校的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
最后进行分享的是来自我校优秀的青年教师代表-王博与王雪双老师。王博老师为我校2012级运动医学专业博士,运动损伤方向,曾于20132014年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交换学习,现为我校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教师。王雪双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生教育,体育教育。两位老师在读期间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曾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学术报告。
两位老师结合自己读博士的心路历程从博士生与自身定位,博士生学习体验,国内与国外博士生的联合培养,以及给博士新生的建议四个方面展开分享。两位老师深厚的学术背景,以及对本专业的学术情怀深深的鼓舞了在座的每一位博士生。两位老师还重点细述了博士学术之路对所在学科的发展将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博士生应当对自己所在的学科负有学术担当和使命感,并且希望博士生们能够在学术上孜孜不倦,追求卓越。
诸位嘉宾的讲解与分享,嘉宾与听众间的互动与沟通交流,让在座的每一位博士生都获益良多,沙龙也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对于一年级博士生群体,此次沙龙使他们对博士学术生涯的规划有更了加明确的努力方向与目标,学术道路漫漫,博一的同学们定当上下而求索。
博士沙龙不仅聚焦于学术热点而且关心博士生的学习生活问题,旨在以沙龙的形式搭建博士生的交流平台,以便于博士生间广泛交流学习心得与困惑,通过思想碰撞激发研究灵感,锻炼思维能力,帮助博士生开阔学术思路。学术沙龙受到了博士生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研究生院、研究生将会继续举办此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