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业名称 | 外国语≥ | 总成绩≥ | 专业课≥ |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59 | 199 | 60 | 
| 运动人体科学 | 57 | 192 | 60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57 | 199 | 60 |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57 | 192 | 60 | 
| 运动康复学 | 57 | 192 | 60 | 
| 专项计划 | 民族 | 总成绩≥ | 
|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 少数民族 | 150 | 
| 考生类别 | 须出示的证件及有关材料 | 
| 应届硕士毕业生 | 初试准考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所在学校出具授予硕士学位的证明 | 
| 非应届硕士毕业生 | 初试准考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 
| 报到时,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 |
| 1、GS111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报名表; | |
| 2、GS109研究生考生思想政治审查表; | |
| 注意事项: ⑴ 考生必须保证所提交所有表格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且三年内不接受其报考。对在职考生,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 ⑵ 缺少材料或材料不清晰、不完整,则视为无效。 ⑶ 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考生请自备运动服装。 | |
| 报考专业名称 | 考核要求 | 考核方式 | 满分值 | 
|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运动康复学 | 1、审核内容 主要根据考生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研究的科研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等进行考核。考生须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 审核 | 60分 | 
| 2、面试内容 主要根据考生工作业绩及参与或兼职社会工作、社团活动、学术活动、以及考生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以及本人攻读博士学位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方面进行考核。 | 面试 | 60分 | |
| 3、外语听说能力考核 主要考核考生的外语听力和语言表达、对话交流能力。 | 面试 | 20分 | 
| 报考专业名称 | 考核要求 | 考核方式 | 满分值 | 
|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运动康复学 | 重点考查考生在本学科领域中熟练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面试 | 80分 | 
| 报考专业名称 | 考核要求 | 考核方式 | 满分值 |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1、案例分析考核 重点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评价、决策的能力;考核内容应是结合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案例,让考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实际案例能够作出评价、或做出决策、或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等,充分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 面试 | 80分 | 
|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康复学 | 2、实验技能考核 重点考查考生科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考核内容应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实验技能。 | 实验操作 | 80分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 3、运动技能考核 ⑴ 重点考查考生的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突出考生掌握专项技术动作的标准性、规范性、连贯性和熟练性。 ⑵ 技能测试不及格者(低于48分者),直接淘汰,不参与综合排序。 | 技能测试 | 80分 | 
| 日   期 | 具 体 安 排 | 地    点 | 
| 6月3日周五 上午 8:30—12:00 | 考生报到 要求:必须考生本人上午规定时间段内亲自到场办理报到手续,下午不再办理报到手续。 | 南办公楼238室 | 
| 6月4日周六全天 | 专业理论及技能考核 | 各教研室 | 
| 6月5日周日上午7:30 | 综合业务素质考核 | 教学楼 | 
| 6月5日周日 下午14:00—14:30 |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 教学楼 | 
| 6月6日周一 上午7:30—8:30 | 体检 | 校医院 |